“日本最高法院首次對網路「被遺忘權」做出判斷基準,只要個人隱私在不公布的情況下對當事人明顯有利,當事人即可要求網路公司刪除該項訊息,不過,判斷基準的門檻極高,至今為止,五位提訴要求網路公司刪除個人訊息的原告全部敗訴。” 詳文網址:http://m.ltn ......(more)
“楊認為前東家把他的工作年資調查表交給法官,違反個資法,改控刑事。士檢認為這些資料是楊應徵時所擔保,並承諾「無隱匿或虛偽情事」且願供公司內部人事系統使用,台灣電腦公司將這些資料呈給法官,是基於訴訟上攻防目的,不違反個資法。” 詳文網址:https://u ......(more)
歐盟委員會(European Commission,EC)周一(1/10)提出新的電子通訊隱私(e-Privacy )規定,將原本只針對電信業者的電子通訊隱私規定擴及諸如Facebook、WhatsApp、蘋果、Google等網路業者,此規定原本是因應歐洲電信業者的公平要求而制定 ......(more)
中國負責管理手機的工信部終於公布了《行動智慧終端應用軟體工具預置和分發管理暫行規定》,明確規範包含手機在內的行動裝置,未來出廠時預裝的第三方 App 需可卸載,並禁止私自收集用戶訊息。 詳文網址:http://technews.tw/2016/12/26 ......(more)
“據控告該產品製造商標準創意公司(Standard Innovation)的用戶稱,廠商沒有警告用戶這款App會紀錄並蒐集用戶的使用資訊,也沒有讓用戶知道它會把使用資訊傳送到位於加拿大的伺服器。 該產品用戶指控,We-Vibe製造商竊取用戶使用資訊已經違反《聯邦竊聽法》及電 ......(more)
“據《RBTH》報導,俄國攝影師Egor Tsvetkov日前發起「你的臉是大數據」實驗,藉著在地鐵上隨機拍攝乘客的臉,再用「FindFace」App搜尋這些人在俄國社群媒體上的資料,竟發現有70%的成功率可以「肉搜成功」,找到這些乘客的個資,驚人數據讓網友直呼「太可怕」。” ......(more)
“據外媒 Revealnews 報導,Uber 前員工 Ward Spangenberg 今年 10 月向美國法院提交了一份聲明,指控前東家 Uber 一直在秘密收集使用者個人資訊,尤其是演藝界政界名人使用者的資訊。 Spangenberg 稱,Uber 在乘客 ......(more)
“法院審理時,張婦指出,陳姓警員身分特殊,利用職務查個資和外洩,侵害她隱私權,還接到莫名騷擾電話,造成精神損害與恐懼,須靠藥物治療。 法官請她提出診斷證明,她提出的證明是今年10月和11月間就診資料,但陳姓警員查詢個資是2年半前,法官認定沒有因果關係,加 ......(more)
達文西個資暨高科技法律事務所葉奇鑫律師表示,若主辦單位傳送群組信件,含全名、電郵帳號清楚可辨識方式全部揭露,未加密處理,且消費者並沒有同意揭露,有可能違反《個資法》之虞,受害者舉證求償,求法院視情節,每人每事件處500元到2萬元以下損害賠償。 詳文網址: ......(more)
"代表挪威消費者委員會的顧問公司Bouvet表示,美國生產的MyFriend Cayla和i-QUE均可以接駁互聯網,並透過手機或平板電腦與用戶連繫;Hello Barbie亦可經由Wi-fi作無線上網。 「從目的和設計來看,這些玩具會記錄和蒐集兒童的私下對話,並在沒有限制 ......(more)